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全球肆虐之下,中国企业韧性生长的故事

陈昌智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智库合伙人 陈昌智
来源:华略创智(ID:HUALUETT)
有远见的企业能够表现出明显的韧性,并利用韧性战胜潜在的破坏性冲击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最终走出困境。

有时候,生活远比戏剧更离奇。2个月前,当举国上下都在全力抗击疫情时,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停摆,让我们忍不住担忧,某些国家会不会借机对我们进行压力测试,把中国逐渐排挤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该怎么办?


在我们还没有思考出答案的时候,2个月后的今天,我们突然面临相反的问题:万一因为疫情全球蔓延无法控制,“世界工厂”的全球供应链、消费链被迫中断,国内庞大的产业分工体系何以维系,天量的外贸产品怎么处理?数以百万计的企业怎么活?


若无交通,何来流通;若无流通,何来交易;若无交易,何需生产。覆巢之下无完卵,再怎么努力挽救,也改变不了全球史上最大的经济大停摆已经发生的事实。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在欧美大面积的封国封城、关厂闭市下,中国必然会承担难以估量的损失。


没有人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厄运。但正如某国总统说的,也许这就是人生(在他的国,权贵优先得到核酸检测的机会)。看起来很不公平,但这就是现实。


有句流行语说“人生那么长,谁没有遇到过几个渣男“(这里仅是引喻)。我们就当新冠病毒是此生遇到的最大的渣男,因此不小心摔了跟头。


但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摔跤不可怕,重要的是拥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能力。这就是人生的韧性。企业也需要那么一种韧性,既能把握风口快速生长,还要在没有风甚至逆风的时候,依然具有翱翔的动力,至少要保证不会摔死。


如果大形势好的时候,你赚得钵满盆满,然后大量招人、快速扩张,一旦危机来临就慌不择路,甚至导致休克而亡。说明这个企业离成熟还很远,因为它没有储备过冬的粮食,因为它对待突变没准备后招。


“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应该没有人会怀疑这个判断。因为大国的角逐天平、分合态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商业模式极大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加上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要求企业必须培养强大的“逆商”,有意识地培养逆势增长的基因。


好在,经历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遭受过金融危机、反倾销打压、生产过剩,以及近年中美贸易摩擦误伤的中国企业,不再是野蛮生长、却随风飘荡的芦苇,而是盘旋而上、善于借势的青藤,韧性成为他们品格的一部分。



尤其是,他们正在慢慢学会应对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已经不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慌不择路、如鸟兽散,甚至只能干等着政府输血救命。


近日,因为课题研究需要,笔者在长三角部分市县调研制造类企业的复工复产以及全球疫情蔓延对全年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情况。当政府在操心全年增长目标以及企业的生死存亡时,有几组数据出乎我们的意料。


目前,多数地区的整体复工率能达到85%以上,但极少数能做到100%复工复产,因为湖北或武汉的员工还未复岗。当然,他们很快就会奔往”世界工厂“的各条战线上,因为3月28日,国家卫健委宣布,中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 


政府在免征赋税、贷款贴息、减免电费、缓交或减免社保、包车包机接员工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给予企业极大的优惠,企业也是对这种精细化服务表示感动。


谈到关于疫情全球蔓延对企业的影响时,有些企业表示,他们在加足马力生产,因为出货量逆势而上,如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电子消费生产厂家。


因“禁足令”催生在线文娱、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的井喷,导致对电子消费品的需求有所提高,引发一轮电子产品采购潮(笔者最近也买了一台)。当然,这类企业的市场主要在国内。


有些企业表示,当前企业运营基本正常,虽然1-2月份政府要求停工对企业产能有影响,但3月份时大部分产能已经恢复,订单履约可以坚持到6月份,如果下半年全球疫情好转的话,全年出货量可做到与去年持平。这部分企业大部分业务在国内,一部分在海外市场,这一增一减,还算乐观的。


也有部分全外贸型企业表示,受疫情影响较重,尤其是终端市场在欧美的代工企业,下半年可能会遭遇客户要求缓交货甚至停止供货的要求。


而汽车零部件企业,因国外整车厂商停产而导致经营困难。对他们来说,转型转产是很艰难的事情。但从影响来说,他们已经准备好30%的亏损空间。这些企业也基本忧而不慌(困难日子已经开始很久了)。


当然,由于调研样本的关系,以及各地各类企业的业务板块、市场结构、技术水平不一样,以上调研不一定具备完全的代表性,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种可以忍受市场”无常“的韧性,而不是随波逐流。


原来,大量制造业企业在中美贸易摩擦、市场竞争压力和消费习惯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一直在寻找供应端的国产替代和消费端的国内拓展,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多元化生存已经是常态。



比如昆山某台资代工企业,早在过去几年就开始产品的转型,积极跟踪研究快速发展的电竞市场,及早布局电竞类电子产品零部件和整机生产业务,今年以来反而逆势增长50%。


其实不存在逆不逆势,因为2个月的抗疫胜利后,中国电竞市场必然按照其快速发展的路径继续精彩,各个大城市都在打造能让年轻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市场,纷纷提出电竞会展、电竞之都的建设目标。2个月的停摆只是一个下蹲,暴风过后,活下来的必然会继续“活”起来。


而且,这两个月的抗疫进程中,我们欣慰地看到,全领域的制造企业很快开启危机应对模式。


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说,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们会继续深耕已经进入的市场,我们有信心保障全球业务稳健经营。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突发疫情非常考验企业自身的“免疫力”,格力电器充分考虑国家和市场需要,严防严控确保生产,坚持创新自主研发,在这场特殊战役中展现出了龙头企业的“免疫”。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表示“从2003年‘非典’来看,疫情结束后,汽车消费会迎来一个小高峰。比亚迪对疫情后销量增长保持信心,目前我们各项推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同样努力从危机中扭转被动局面的还有平安集团。平安智慧城市在疫情发生之后推出医学智库AskBob及新冠肺炎AI远程阅片系统,既帮助市民在家做一些疾病的排查,也帮助医生在更短时间快速出具诊断报告。


岂止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也在韧性生长。此次疫情,对所有企业的发展韧性进行了一次“应急训练”,在“磨炼”企业线下业态发展韧性的同时,也使得在线服务、在线消费、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成为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民众的生活日常。


云海肴是一家京沪热门网红餐厅,这家主打云南菜的餐饮企业在全国拥有 150家直营店,曾上榜央视财经频道“最受消费者欢迎十大餐厅”。



对于非常注重线下用餐体验、堂食占营业额比例超过90%的云海肴而言,每天都在血亏,目前的营业额也不过是正常营业额的20%多一点。


但是云海肴迅速调整生存战略,从线下堂食转到线上零售业务,开启全员营销模式,让半成品菜进入商超,向社区供应蔬菜,发力食材零售业务。


“我常开玩笑说,我们都快变成一家微商公司了,全员在进行朋友圈营销。”创始人赵晗说。当然,平台化也是一个趋势,未来的云海肴不再是餐饮企业,而是提供美食的企业,一家让不同的云南食材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公司。


这虽然是开玩笑,但却是历史的经验。那些伟大的企业都是经历过各种危机后的坚强的幸存者,一旦全球疫情的乌云散去,这些企业的韧性基因优势将再次展现出来,全球市场也许可以期待它们的韧劲能够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实际上,韧性的企业一定是多向度的。他们不但能敏锐地发现客户的需求,同时也一直在寻找新的潜在客户,用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这就是韧性企业的自适应能力和“重构性学习”意识。


前有云海肴、西贝、青年餐厅等21个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盒马“共享员工”,后有招商银行联合海底捞、华为、蔚来汽车等多个品牌组成“逾越者联盟”,应对疫情带来的生产和市场环境变化。


而在疫情“全球化”的非常时期,部分“人民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制造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应变速度和果断措施,开足马力协助全球抗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激荡四十余年,曾面临多重挑战和压力,高质量发展靠的从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潮水退去之后中国企业的韧性。


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比保增长更重要的,是允许或者说经得起短期下降的心态,不再妄求经济增长的一直长虹,而是尊重"潮起潮落"的常识和规律,在下蹲中积攒起跳的力量,在退潮中准备远航的风帆。


所以,韧性地活着,也许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记得2008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是9.65%,现在回过头来看,那绝对是很高的增速。但当时的我们,其实一开始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前一年的增速是14.23%。而这一次断崖式下降,终结了中国经济从1999-2007年(7.67%到14.23%)连续8年的一路走高。


过去20多年,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有10年。但我们曾经容不得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要慢。


当然,保持适当的增长就是保就业、保民生、保信心,所以这些年的中高速增长(虽然增速是持续下降的)为我们培养企业的韧性留足了时间。



韧性是我们面临风险时需要的心理素养。有远见的企业能够表现出明显的韧性,并利用韧性战胜潜在的破坏性冲击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最终走出困境。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感知和适应市场的真实变化,根据动态反馈的需求来扩展和完善业务模型,围绕客户需求,重新进行自我定义。


这个世界从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每一份用坚韧加持的生意都不会被辜负。因为,凡是愿意付出持续努力的,都值得相信并期待。一旦春风拂来,它们会最先生长。


时间会给出答案。


———— e n d ————
推荐阅读【原创】疫情渐远,成长开始:这份招聘可能最适合优秀的你
【原创】疫情全球蔓延,复工复产更应剑指产业链重构【原创】盘一盘,上海人的“战疫”表情包
【原创】AI中国的未来:从疫情中的新技术新应用说起【荐文】刘鹤执笔报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荐文】新任上海代市长龚正:招商引资要懂营商环境!
【荐文】口罩: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附全国生产商)
【荐文】中国救援队出发:开始一省援一国模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